干货来了!孩子发烧后的6个雷区,你踩中几个?

作者:夏桂选    浏览次数:    日期:2019-08-09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感冒发烧。但那些耸人听闻的江湖传言和一概而论的疗法却实实在在误导了很多家长。

  今天,北京杏园金方国医医院的夏桂选医生就带你“排排雷”,聊聊孩子发烧的那些事。

  发热高、时间长病情就严重?

  孩子发热越高、时间越长当然不意味着越严重!

  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精神状态、尿量等指标才是判断依据。异常指标越多说明疾病影响人体器官、系统越多,病情往往越重。

  单纯发热高、时间长,其他指标无异常,就证明人体免疫系统正积极参与抵抗病邪过程中。如果孩子血常规化验白细胞、C反应蛋白很高、炎症很重时,就代表体内免疫细胞正奋力抗病,这可是值得庆幸的好事。

  相反,即使发热不高,血常规也无异样,但呼吸喘促、精神烦躁或倦怠、尿少、拉肚子、呕吐等问题。这时你得提高警惕,因为疾病已累及到呼吸、神经系统;肾、消化功能了。

  孩子发烧会烧坏脑袋吗?

  孩子发烧会烧坏脑袋,我不这么看!

  有热性惊厥史的孩子,为了不让其出现抽搐等情况,往往不到38℃就给吃了退烧药。但2008年发布的《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指出退烧药并没有预防高热惊厥作用。

  《指南》依据的是国外一项临床研究,将两组随机分配的发热病人,一组给退烧药,另一组不给,结果两组病人发生热性惊厥概率并无差异。

  罪魁祸首其实是这些感染引起的继发毒素损伤。举个例子,乙脑是感染乙脑病毒引起的大脑损伤,接种乙脑疫苗获得免疫力后,即使体温烧得再高也不会引起乙脑。

  退烧药什么时候用?

  《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给出了两个答案:体温 ≥ 38. 5℃和(或)出现明显不适时。

  众所周知,体温 ≥ 38. 5℃使用退烧药是最为常见的临床主张。后来发现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等退热剂不能有效预防高热惊厥发生,因此《指南》又提出新的准则:当出现头痛、恶心等不适症状时可用退烧药减轻痛苦。

  用了退烧药为什么还不退烧?

  当孩子用药后还不退烧时,除了常见因素外,还有两个情况容易被忽视:手脚凉以及脱水。

  这两种情况都会引起周围血管缺血,致使无法出汗降温。这时退烧药、激素不但失效,还会加重肝肾损伤。所以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使用退烧药不但不能治病,反倒有可能致命。

  发热就用退烧贴可以吗?

  退烧贴用不好可是会适得其反!因为发热是人体免疫系统应对外来伤害的生物反应,区别给高温东西降温这样的物理反应。

  儿童发热多半与着凉有关。如果孩子怕冷、手脚凉,即使发热很高也要注意保暖防冻。热水浴,就是不错的选择。

  风寒暑湿燥火等多种病因都能引起发热,治疗前首先要辨证。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只适用于暑热火引起的发热,用错药还会导致孩子反复发热。

  孩子发烧怎么穿衣,捂着?冻着?

  其实穿衣多少跟体温高低没有直接关系,跟孩子体质关系重大。

  怎样判断一个人的体质呢?春夏交替时穿衣风格就是答案。立马换上夏装的人体质偏热,即便发烧也愿意晾着,捂着势必加重病情,反之同理。

  因此,发烧该如何穿衣是由病人体质而定,切莫一概而论。

  上面提到的6个问题,你有没有踩雷?还有哪些是你想知道的,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1565341238805018.jpg

  夏桂选,主治医师,中医世家,自小耳濡目染。北京中医药大学首位中医儿科博导徐荣谦(医名“徐济臣”,京城小儿王刘弼臣教授国家级学术继承人)教授的开山博士,继承恩师徐荣谦教授儿童体质学说,致力于儿童体质相关性疾病研究。2017年被恩师亲授医名“夏世臣”,成为我国中医儿科“臣”字门第七代传人。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及教学8年,具有丰富的中医理论与临床经验。

  擅长诊治:

  儿童急性发热、咳嗽、过敏性鼻炎、哮喘、儿童抽动障碍、厌食、腹泻、便秘、遗尿、湿热证、湿疹、荨麻疹、关节肌肉疼痛、抑郁紧张状态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