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结师缘,医无所偏杏园金方理疗科主管李桂忠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日期:2020-09-06

我和中医颇深的渊源

80年代,在那个医疗资源和交通条件都很贫瘠的岁月,如果谁有个头疼脑热的病只能更多的依靠村里的赤脚医生,难度大的再去“乡医院”或者“大医院”。少不更事的我咋的也琢嚰不明白“香医院”?难不成这医院还有香臭之分?后来才知道原来贫瘠的还有我的见识:“乡医院”就是乡镇卫生院。

小时候说是体弱多病那多少有点糟践自己,可天天拉肚子的苦只有爹妈和我最清楚。拉肚子拉的跟个棍儿似的,别看现在这么胖,我合计着这是身体报复性的在长肉。

上小学前有那么大半年更是不灵了:经常打蔫儿,饭也吃不好,还经常一惊一乍的。去医院做检查:啥毛病都没有,就是肠子不好使。象征性的开了点药,回家养着去吧,反正也没起作用。

应该是就这么凑合着过了一个多月,听说在姥姥家附近有个老大夫,让去看看。很神奇啊,竟然莫名其妙的给治好了。说是用了一个土偏方:模糊的记忆中,碗底是有蜜蜂的,反正吃的我再看到蜜蜂就不得劲儿。那时我挺纳闷儿的,这蜜蜂也能治病?可没曾想后来看到更多的草叶子树根子也能治病,这不是神仙般的手法吗?


1.png

记得小学快毕业时。有天烧了一锅水,兑好了各种饲料去伺候家里那一圈“肥嘟嘟”,没成想脚底下的柴火绊我一跤,滚烫的一桶泔水连汤带料冲刷着我的右臂而过。后来及时被邻居送至附近驻防的部队医院,喷洒了一种特别神奇的药水:凉飕飕的,痛感立刻消失了。不到两周皮肤就焕然一新了。

由此让我萌生了对于医生职业的憧憬,能够给病痛带来希望。再后来高中时期的一次病毒性心肌炎折磨了我近十天不得愈,每天点滴吃药身体状况非常不好,严重影响了学习。父亲让我回家看中医,诊所里白胡子老爷爷不言不语,诊脉开药,三剂痊愈!感恩祖国医学的伟大!我要学医!而且我要学用草叶子树根子治病救人的中医!


我的大学我的中医

终于得偿所愿,我考取了梦寐以求中医学专业。短暂的欣喜之后便是数日的踌躇,这学问做起来不容易,真的是全靠背的!居然还要学西医学,瞬间头大。

有人说上大学最苦的专业是学西医,但你可曾想过中医学生的感受?这才是人间的炼狱:刚刚还沉浸在细胞微生物以及各种NA中,下一节就秒变阴阳五行、卫气营血萦萦绕梁,脑袋瓜子嗡嗡的有没有?

如果你还觉得不够刺激,好嘛,外语整个两门儿,一个英语,一个药学拉丁语,我滴个天呐!!!下面还有之乎者也的医古文!每天的正啊邪了的,这些不都是在三反五反的年代里都被清除掉了吗?怎么还有这么多的残留?还都拿到了大学的校园里来?难道这也是一种复古的潮流?


2.png

一大堆的问号和想不通,那个时候全然已经淡去了小时候对草叶树根治病的神奇疗效的懵懂崇拜,感觉脑子里满满当当的装了一大堆,有过迷茫,有过彷徨,一根银针真的会有那么神奇的疗效吗?还要学气功,太极拳,太极剑。好吧我承认考试的时候,同学们一趟拳下来是一条笔直的线,我的是哗哗的满堂彩儿:标准的直角啊,老师都蒙了,执教以来我这是首创啊。

三年半的理论基础学习、半年的零零散散的见习、一年的实习之后大学的生活结束了。但不知为什么我总是时不常的怀疑自己所学的这些知识,真的能给病人治病?更是找不到纯粹中医在临床应用的影子,更不要提在急诊科了,纯粹的西医手段以及仪器药物。骨科同样是西医当道,兴许是我年小无知,不得探寻其中之奥妙?


国医之缘

与杏园金方结缘,要感谢我的大学同窗——薛政院长。不论是上学期间还是毕业之后都给予过我莫大的帮助与支持,更是帮我找回了真正喜欢的东西。是他引荐我认识了杏园金方,认识了执着于中医诊疗事业的一群人,认识了执着于传承中医的一群人,认识了痴迷于“认认真真看病、老老实实做人”的一群人。


3.png

能够用纯粹的中医诊病手段以及治疗方法来为患者进行诊治,是杏园金方的魅力,而且在我看来更是杏园金方的坚持和传承,在这里我真正认识到了慢郎中也可以治急症,端正了中医在内心的位置,特别是有幸先后侍诊了院内数位专家老师:薛钜夫院长、王道瑞老师、李长亮老师、李国良老师、崔德成老师、李长聪老师、苏荫来老师、张继先老师、吕凤秋老师,在临床中不断梳理中医基础理论的架构以及各学科之间的关系,这是学习中医的最佳方法。

老师们提的最多的是:一定要认好证,只有认证准了才不会在治疗中出现大偏差,而且要更多地向病人学习、向同事学习、向生活学习!


中医理疗之我识

中医理疗这个名词已经很少在现代化医院中以独立科室的形式及存在了,更多的见于治疗项目乃至于各种保健场所中。理疗可以直接理解为物理疗法。啥是物理疗法?简单去理解就像已经仙逝的“双桥老太太”罗有明先生踹病人的那一脚,它就算是物理疗。


4.png

什么拔罐啊,刮痧放血之类的更不用赘述,还有针灸推拿都算是理疗范畴;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有道理的治疗手法,啥道理呢?就是符合自然规律,符合人体规律的一种治疗方法。

如果是这么去定义的话,那现有的不论中、西医的所有的治疗方法都可以算是理疗的范围。他们的目标同是:让人体气血阴阳的变化规律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规律。


后学之言

理疗也好、汤药也罢,乃至中西成药,无外乎是治病救人,解除患者病痛的一种手段,不分高低贵贱,孰是孰非,只要它有益于临床就是好东西,就应该兼收并蓄。只要你的精力有余,时间充裕还是应该多去了解一些的,看病可不是儿戏。

现代医学是具体的医学、是循证医学,在病、生理基础之上更多的应该去关注相关领域诊疗指南的更替及推动指南变化的证据。

中医也有自己的病、生理学:得空的时候多去《内经》、《难经》里去问问还是好的,多读一读过去的中医典籍来丰富自己认证的理论基础是有必要的,中医是传承下来的瑰宝,是可以为更多的病人争取更多的健康的一门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