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你该怎么发?

作者:黄河青-杏园金方官    浏览次数:    日期:2017-11-27

前几天我着凉感冒了,出于一个中医本能的,想用苏叶水“发发汗”。妻子说要用滚水泡了苏叶,我已经做好准备迎接热气腾腾的苏叶水了,不想接过来的确是温温的,原来,妻子怕烫到我已经把苏叶水在凉水里降温了。我真是哭笑不得。笑是送给贴心的妻子,哭是祭奠我热气腾腾的苏叶水……

640 (16).jpg

中药一般通过什么方式去解表散寒?发汗。所以有时我们会要求患者服解表散寒的中药后,喝点热粥,盖上点被子,用热气辅助药物发汗,以祛除在表的寒气。所以,喝温的苏叶水就不如喝热的苏叶水有“力量”。

通过这件小事,我希望朋友们在收集、应用中医药小窍门时,能不仅仅满足于知道了多少个方法,还要多问问为什么?它背后的理是什么?只有这样,我们在应用的时候,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在这里,我顺便给大家介绍一下“辅汗三法”。即:促进药物发汗的三个方法:饮热、温敷、连续服药。

ibxtpg01552584.jpg

饮热:指药后十分钟左右喝点热粥、热水;

温敷:指盖被子等方式保温;汗出絷絷,说明营卫气血通畅了,表邪已被驱散。吃药后当避风,是否卧床加衣被并不是绝对的,但要避风。开皮毛,疏腠理,宣肺气,外邪才出,此时大门已开,又吹风,风更易进入,往往病人服药后,病不除反而加重,就是第一次感冒未愈,第二次感冒又接上了,这种情况当注意。

 

连续服药是指:如果发汗不理想,还可缩短下次的服药时间,提前服药。

这是古人促进发汗药物发挥作用的三个方法。

 

药后出汗要出到什么程度也是有讲究的。要全身微汗出,并能持续一段时间为佳,一般来说,发汗法不要发到大汗淋漓,这样往往是“病不能除”而“伤害正气”,尤其是老年人和体弱的人,更不要发大汗,强出汗。汗法所追求的,是“遍身微似有汗”的“正汗”,如果药后能持续的全身微汗出,同时全身症状也随之减轻了,就可以停用发汗药物了。

 

( 1 )汗之有度:运用汗法治疗感冒,要求达到汗出热退、脉静身凉,以周身微汗为度,不可过汗或久用,发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则耗伤阴液,可以伤阴以至亡阳。病好即止。同时可以喝热粥、多饮温热开水、热汤之类以助药力。

( 2 )虚人慎用:虚人(气虚、血虚、阳虚、阴虚)感冒一般不宜重用发汗解表的药。气虚的人大多有自汗形寒的情况,不宜疏散太过。阳虚的人很多都多汗畏寒,服药后阳愈虚而寒愈甚。血虚的人无汗或汗少,汗为心之液,汗源不足,津血益耗。阴虚的人常有午后潮热、寐中盗汗,使用辛散之剂,阴液愈虚、亢热愈甚。

( 3 )产后发汗:

网络上搜索“发汗”,前10页都是“产后发汗”的广告,所以在此职业病的提醒一下:

生产宝宝后气血虚损,是不适宜发汗的,避免体液散失加重气血虚损症状。个人建议产妇不要盲目随从。

 

发汗法的应用涉及病变浅深,病证寒热性质,程度轻重的判断,汗法使用不当,不仅病斜不除,有时还会损伤正气。所以建议病情较重的患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汗法。有些中药,如麻黄、细辛等,或药力偏大,或稍有毒性,不建议随便应用。